魅力新区

魅力新区 | TF New Area

天府新区远期规划|2030年,全面实现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

上传时间:2017-10-26 16:08:15 来源:http://mp.weixin.qq.com/s/7n6XVT9QHi1g31b-B0HdmA 浏览:

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指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在构建城市空间上,成都提出构建网络城市群,按照“双核共兴、一城多市”,拉开城市发展架构,建强“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两大极核,着力构建“哑铃型”城市形态;同时按照“独立成市”的理念,建成一批卫星城。

作为哑铃型城市结构的一端,天府新区如何形成重要的极核,备受市民关注

这种把一个城市中心进行区分,形成两核的状态,在国内外其他城市有没有类似的应用?

按照规划,天府新区到哪一年才能全面实现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

作为本次全会上贯穿始终的“绿色发展”概念,天府新区在规划中将有哪些运用?

近日,记者先后采访了全程参与天府新区的规划与修编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原副院长、现任中规院北京分公司规划二所所长刘继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规划师吴凯,就天府新区的城市形态、远期目标、公共交通、绿色发展和公共配套等进行了全面了解。

关键词一:新区要求

新区要求加快形成新区城市骨架

优化核心区顶层设计

今年9月14日,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研究新区贯彻落实措施。

加快行成新区城市骨架

在涉及加快形成新区城市骨架方面,此次会议提出,成都天府新区必须自觉顺应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推进“双核共兴”城市新任务、新要求,主动担负城市“新中心”建设使命,积极构建布局科学的城市空间、联系紧密的产城单元,加快形成新区城市总体骨架。

要优化核心区顶层设计

要聚焦成都作为西部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用战略的眼光、系统的思维、超前的视觉,对核心区城市容量、城市边界、城市空间布局进行再审视、再完善、再优化。

要积极介入成都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2049远景战略编制,主动争取国家中心城市支撑性项目在新区布局,进一步强化核心区作为“双核共兴”新极核的战略地位。

要坚持“多规合一”,推进产业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生态规划统筹衔接,确保生态保护空间、开发边界、城市规模等重要空间参数衔接一致,为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 提供顶层设计和规划保障。


关键词二: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形成

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空间结构

成都的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共同形成了构建哑铃结构的城市形态,但在功能上彼此又做到了区分和延续。”

刘继华介绍,中心城区作为优化开发区,重点提升传统服务功能,功能宜为文化、商贸、金融等;天府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行政文化、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

这种把一个城市中心进行区分,形成两核的状态,其他城市有没有类似的应用?

刘继华说,“天府新区核心区距离成都中心大概25公里左右,对于这样的空间距离我们研究了伦敦、东京、巴黎等地区的空间结构,发现在25~30公里的空间距离是可以形成新的城市核心功能集聚区的。”

天府新区的规划核心理念为产城融合、集约发展、绿色低碳、突出文化、彰显特色等,在未来形成“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形态。

原来的规划已经在局部有所调整,将原“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调整为“成都科学城”,提升该功能区在新区建设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高地中的核心作用;将原“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调整为“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

规划片区以预留远期发展和高端、战略性功能为主,主要发展基因工程、农业科技、健康服务、养生休闲等高端和服务型产业,规划部分空间为迪斯尼、世博会、亚运会等文化、体育类战略项目预留区。

属于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的视高片区应当逐步退出现有的低效加工制造业。

增加新规划

在新的规划中,还将设立“协调管控区”,主要目标是加强区域生态管控,防止环天府新区大规模的无序开发建设,因此,协调管控区的主体功能是天府新区的生态环境服务区。

这要求1100平方公里协调管控区范围内应严控开发建设总量,特别是严控与天府新区主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廊道相连地区的开发建设,保护和提升协调管控区的生态服务功能。

其次,因应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天府新区的规模化制造业跨越龙泉山发展,在协调管控区以控制总量、集聚布局为原则发展一定的先进制造业,并发挥临空优势发展现代物流等服务业。

关键词三: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到2030年

全面实现 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

依据现在成都的发展速度和效率,新功能区的形成时间有没有一个大概的趋势?

新区要达到一定规模,需要多久?

刘继华表示,就实现的目标而言的话,近期会在2020年达到完善基本框架和充实功能,远期2030年基本形成,并优化提升持续发展。

规划近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将充分利用天府国际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区域性交通枢纽和交通设施的接入,围绕枢纽强化新区高端产业和高端服务职能。

到2017年,基础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重点功能区初具规模,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成功入驻,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集聚效益明显。

到2020年,一带两翼、一城六区”城市形态基本形成,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

重点打造中部成都科学城,与北部的秦皇寺中央商务区共同形成完善的高端服务功能区;预控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作为远期发展用地和文化、体育类战略性项目预留用地;促进两翼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双流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存量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和产业升级;推进视高、青龙产业片区和两湖一山地区的建设。

刘继华介绍,规划远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580平方公里,强化高端消费、科技创新和文化交往功能,增加高端服务业在产业贡献和城市建设中的比重,通过引入重大国际文化体育活动项目等形式树立新区文化品牌,提升新区的国内外影响力。

执行更高的生态标准,加强新区的基础设施集成和循环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

到2025年,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综合经济实力、创新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关系更加和谐,基本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到2030年,全面实现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成为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和科技创新高地。

关键词四: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80%地区可在50分钟内

快速达到成都主城区

从大方向来说,新区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是以构建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体现天府新区发展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交通出行模式,营造“快慢结合、动静相宜”的低碳高效交通环境;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高度协调,以公共交通引导新区的开发建设,支撑新区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交通需求。

确保各功能区与成都主城区的便捷、顺畅联系,实现从新区核心区40分钟内可到达成都主城区(天府广场)和彭山、新津县城,60分钟内可到达成都市北部地区以及眉山、邛崃、资阳市中心和仁寿、蒲江县城;新区内80%的地区均可在50分钟内通过轨道快线或快速路到达成都主城区(天府广场)。

我们当时参考了《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的实施意见》,300万人口以上市区2020年要实现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将原规划500米半径覆盖率由90%调整为100%。”刘继华告诉记者。

公共交通目标

2020年,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的比例达到30%,其中轨道交通15%,常规公共交通15%;按300米和500米半径计算的公交站点覆盖率,在建成区内分别达到50%和100%。

2030年,公共交通出行占全方式的比例提高到45%,其中轨道交通25%,常规公共交通20%;按300米和500米半径计算的公交站点覆盖率,在建成区内分别达到65%和100%。

关键词五: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坐拥七处中央公园

形成“四横七纵”11条生态廊道

规划在天府新区内构建“一区两楔十一带”的生态绿地系统结构。

一区为“龙泉山生态服务区”,是区域内重要的生态绿地,规划围绕龙泉山建设新区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区,实施严格的生态保育措施。

两楔为“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和彭祖山绿楔”。

规划保护绿楔内部耕地,协调区域绿地系统布局。

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延续中心城三圣花乡绿楔格局,疏通中心城通风廊道,并规划建设1处郊野公园,为鹿溪源郊野公园;

彭祖山绿楔作为天府新区的绿肺,为新区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规划建设两处郊野公园和一处森林公园,分别为跳蹬河郊野公园、锦江郊野公园、毛家湾森林公园。

十一带”则规划在新区内各组团之间,沿重要水系、铁路、高速路、快速路形成“四横七纵”11条生态廊道。

四横”分别为环城生态区、货运外绕线生态绿带、第二绕城高速生态绿带、跳蹬河生态绿带;

七纵”分别为岷江生态绿带、成昆铁路生态绿带、利州大道隔离绿带、天府大道绿带、锦江生态绿带、东风渠生态绿带和新机场高速生态绿带。

其他绿地在非建设用地中,结合生态资源规划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在两个绿楔中依托水系和人文资源分别建设以下园区:

4座郊野公园,分别为鹿溪源郊野公园、牧马山郊野公园、锦江郊野公园、跳蹬河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规划2处,分别为毛家湾森林公园与龙泉山麓森林公园。

湿地公园规划了5处,分别为白鹤滩国家级湿地公园、龙泉湖湿地公园、五指湿地公园、武庙湿地公园和三岔湖湿地公园。

关键词六:公共配套

秦皇寺和兴隆湖周边地区

共同构建天府新中心


刘继华介绍,公共配套上从大的原则来说,在成都市总体格局框架下构建天府新区中心体系,形成三级节点、网络式城市中心体系。

一级(城市级或区域级)公共中心

规划主中心1处

秦皇寺中央商务区和兴隆湖周边地区共同构建天府新中心。

其中秦皇寺中央商务区主要集聚跨国和区域性企业总部、金融、商务和高端消费等功能

兴隆湖周边地区则主要集聚创新型企业总部、研发设计、文化创意、休闲消费等功能。

规划副中心1处

结合天府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大源金融商务服务中心,主要集聚金融商务、会议会展、国际交往等功能。

二级(片区级或组团级)公共中心

规划二级公共中心11处

包括综合型和专业服务型两类

规划综合服务中心4处

主要依托龙泉城区、双流县城、西航港商务区和南部特色优势产业功能区,为片区居民提供门类齐全的各类大中型公共设施。

规划专业服务中心7处

分别设置于龙泉和双流的产业组团、正兴镇、青龙镇、视高镇、黄龙溪镇和三岔湖西侧,并根据产业门类和主导功能合理分配规模和空间形式。

三级(社区级)公共中心

根据人口分布和公共服务需求,设置社区服务中心,承担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主要为生活区综合配套服务。

天府新区

将构建“大小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天府新城构建为大区服务的生产配套功能,各产业功能区形成适宜产业工人需求特征的生活配套功能。

培育一流的高端消费市场

引进国内一流的文化娱乐、时尚消费和旅游服务设施,形成多元化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成都在国内外的城市影响力,展现西部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内陆开放门户的形象。

配置完备的生产服务设施

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根据规划产业门类的需求特征,高标准配置现代金融、物流、研发孵化、商务会展、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强化成都的生产服务优势,促进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产业的集聚。

构建便捷的生活服务网络

从职住平衡、舒适出行、均等服务等角度出发,构筑全覆盖、分层级、方便居民就近使用的生活服务设施网络,兼顾为高端人士、普通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建设一个所有人安居乐业的和谐新区。


文章来源:http://mp.weixin.qq.com/s/7n6XVT9QHi1g31b-B0HdmA








Copyright ©2023 天府四中版权所有 | 蜀ICP备18033543号-1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沈阳路西段517号 | 联系电话:028-80518070 | 邮编:610213 | 邮箱:tfdszx@sina.com